小学三年级语文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知识点、教案及教学反思

【篇一】小学三年级语文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知识点

  原文:

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

  唐代:王维

  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
  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
  译文:

 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,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。

 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,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。

  注释:

  九月九日:即重阳节。古以九为阳数,故曰重阳。忆:想念。山东:王维迁居于蒲县(今山西永济县),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,所以称山东。

  异乡:他乡、外乡。为异客:作他乡的客人。

  佳节:美好的节日。

  登高: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。

  茱萸(zhūyú):一种香草,即草决明。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。

  创作背景:

  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。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,他是蒲州(今山西永济)人,蒲州在华山东面,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。

  作者简介:

  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,汉族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诗人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任太乐丞。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,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摩诘经》,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。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,非常多才多艺,音乐也很精通。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

【篇二】小学三年级语文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教案

  教学目标

  1、理解诗句的意思。

  2、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。

  教学重难点

  理解诗句的意思。

  教学工具

  课件

  教学过程

  一课前游戏,复习导入

  1、说说你知道的传统节日,有哪些习俗。

  春节、中秋节、端午节、重阳节,可以以连线方式表现节日、日期和习俗。

  2、小组比赛背诵《夜书所见》。

  3、解释课文题目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,理解“忆”的意思。

  二自主学习,初步感知

  1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古诗,可轻读、大声读,可独自读、同桌齐读、小组合读。

  2、练习朗读。先读准字音,再读准节奏。

  (1)出示生字卡片,读准字音。

  (2)以指名读、齐读等多种方式读通古诗。

  (3)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直觉读准节奏。

  3、自主学习,老师巡视指导。

  (1)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。

  可以自学,也可几个人合作学习,用查字典、看注释、看插图等方法,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。圈出不理解的词语。

  (2)交流学习收获。

  (3)质疑:还有什么不懂之处?

  老师重点指导“异乡”“异客”的意思。

  4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,读出思念家乡、思念亲人的感情。

  三趣味活动

  1、按卡片连词背诵。

  请学生把生字卡片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,并试着背诵。

  2、诗句连对。

  老师说诗句意思,学生背相应句子。

  3、情境练背。

  学生当小诗人,加动作或表情,先自己朗读,再上台表演,达到背诵的目的。

  4、赛诗会。

  (1)集体赛:每个小组背两首诗,一首课内的,一首课外的,看哪一组背得既响亮又流利。

  (2)个人赛: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,看谁背得最富有感情。

  课后习题

  背诵并默写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。

【篇三】小学三年级语文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教学反思

  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是唐朝诗人王维在重阳节因思念家乡亲人而作。游子在外,举目无亲,正逢佳节,百感交集。全诗写得非常朴素,感情十分自然。“独在异乡为异客”,一个“独”字,两个“异”字,就把那种独自在外、人地两疏的情形表达出来,同时传给人们一种寂寞的心情,很自然地为下面思念的内容奠定了基础。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,一个“倍”字,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极度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。此句也已成千古传诵的佳句,表达了亿万炎黄子孙共同的生活感受。

  教学这首诗的时候,我首先让学生借助课本注释理解诗题。采用这样的方法导学:谁在什么时候忆哪里的什么人?接下来有感情地朗读古诗。采用同桌反复对诗的策略。几分钟之内,大部分学生都能背下来。然后指名学生按自己的体会理解诗句,我引导补充。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,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,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。这是教学重点,也是难点。

  由于学习预习较充分,思维较跃,所以,在教学时,学生学习兴致比较浓厚。



~

  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几年级的课文
  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三年级的课文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人教版的三年级语文上册,第九课《古诗两首》中的第二首,在第36页上。课文内容: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作品译文: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,每逢佳节到来便加倍思亲。遥想兄弟们今天都在登高,...

  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全文诗意
    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原文为: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翻译成白话文为: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,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。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,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。分析: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。王维家居蒲州...

  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几年级学的?
    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在语文人教版教材是小学三年级学的。在语文苏教版教材是小学四年级学的。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诗歌。全诗如下: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翻译: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,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。遥想兄弟们今...

  • 小学三年级语文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知识点、教案及教学反思_百度知 ...
    九月九日:即重阳节。古以九为阳数,故曰重阳。忆:想念。山东:王维迁居于蒲县(今山西永济县),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,所以称山东。异乡:他乡、外乡。为异客:作他乡的客人。佳节:美好的节日。登高: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。茱萸(zhūyú):一种香草,即草决明。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...

  • 三年级必背课外古诗有几首?
    1、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唐代: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译文: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,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。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,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。2、《夜书所见》宋代: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,江...

  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哪年级的课文
  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。

  •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...
  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下册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王维,整首诗是这样写的:独在异乡为异客 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 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王维在重阳节那天由于独自在外,强烈的思乡怀亲之情。其中,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更是千古名句。

  •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九课古诗两首什么意思
    2、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:抒发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。拓展:1、《夜书所见》: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。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,送来阵阵寒意,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。一二两句写景,借落叶飘飞、秋风瑟瑟、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、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。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...

  • 小学三年级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最著名的两句诗是啥
    这首诗中最有名的两句诗: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这个名句的字面意思是: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,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。简析;“独在异乡为异客”一句用了一个“独”字,两个“异”字,分量下得很足。对亲人的思念,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,都凝聚在这个“独”字里面。两个“异...

  • 小学三年级上册的古诗有哪些
   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有:《所见》、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、《望天门山》、《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·其二》、《小儿垂钓》、《山行》、《赠刘景文》、《望洞庭》。1、《所见》清・袁枚 牧童骑黄牛,歌声振林越。意欲捕鸣蝉,忽然闭口立。赏析: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,直接...